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3920


1#
發表於 04-7-16 14:07 |只看該作者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一本好書! :mrgreen:


大宅

積分: 2326


2#
發表於 04-7-21 06:53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讀書時曾用這本書做讀書報告,當時真的十分感動。

作者(米奇)曾是老師(墨端)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進入社會浮沉,在幻滅的理想與人生中掙扎。直到十六年後,才在一個最偶然的機會和老師重逢。而他的老師,只剩下生命中最後幾個月時間,於是他又上了十四堂他老師的星期二的課。這次,課上的學生只有他一人……

作者這樣形容:
「我老師一生所教的最後一門課,每星期上課一次,地點在老師家的書房窗邊,窗外可看見一小株芙蓉,粉紅色的葉子落地紛紛。每星期二上課,早餐後開始,課程可以稱做『生命的意義』。老師用他的人生經驗來教。……
「這門課不需要課本,但涵蓋了很多課目,包括愛、工作、社區、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最後一堂課很短,只有幾句話。
「沒有畢業典禮,只有一場喪禮。……
「沒有期終考,但要寫篇不短的報告,討論你所學到的事。我的報告就是這本書。」(頁6-7)

作者帶著複雜的心情再與他的老教授重逢。曾幾何時,他承諾會重訪他,但畢業以後,他卻忙於工作,今天再重聚,有點「回頭已是百年身的感慨」。


大宅

積分: 2326


3#
發表於 04-7-21 06:57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關於老師:
墨端.史瓦茲(Morrie Schwart)是一個俄羅斯裔的人,出身自一個低下階層的他,早年喪母,童年時常感孤獨。然而,墨端熱愛生命,努力擁抱生命。他喜歡跳舞,他熱愛家庭。

墨端樂觀、愉快,甚至在他快離開世界時,他跟別人談及自己火化的打算時,別人問他有否什麼留言,他說:「叫他們別把我烤得太熟。」(頁209)臨終之時,他仍能以自己的死開玩笑,身邊的人自是少了一份沉重。

墨端是一個愛護學生,平易近人的老師。話說越戰時,他為了讓學生不用赴戰場,他給了系內所有男生90分,以致他們不需赴兵役。

步入老年,墨端不幸患上ALS。
什麼是ALS?著有《時間簡史》的著名的天文物理學家史提芬.霍金(Steven Hawkings)亦罹患此症,作者介紹這種病時說:「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就像蠟燭一樣,它把你的神經熔化掉,剩下你的身體像一灘蠟。這種病常從腿部開始發作,逐漸向上蔓延。你會無法控制大腿的肌肉,所以你再也無法站立。你會無法控制軀幹肌肉,所以你再也無法坐直。到了最後你如果還活著,你要在喉嚨上穿孔,靠一根管子呼吸,而你的神智完全清醒,被禁閉在軟趴趴的臭皮囊中,也許還可以眨個眼皮或是嗒舌作響,就像科幻電影裡的情節,整個人困陷在自己的肉體中。從得病到這個階段,只要短短五年時間。」(頁18-19)
當墨端知道自己患上ALS,一種可怕無情的神經系統重症,沒有方法可以醫治。醫生告訴墨端他大概可以多活兩年,然而墨端知道自己剩下不足兩年。
對於這一個熱愛生命,熱愛教學,熱愛跳舞的人來說,我很難想像這病為他帶來的痛苦。他得了這病,他再不可以隨意地擺動著身體,更遑論是跳舞。他得了這病,他不可以回到學校,說話時也感到辛苦,所以他已失去了站在講壇上教學的權利。他一下子失去了他的興趣,他的成功感,那他可以再用什麼來支撐自己的生命呢?墨端在面對靈魂成為肉體永遠的禁囚的一刻,他問自己:「我是要日漸萎靡不振,或是要善加利用剩下來的時間?」最後,他決定以他有限之年,邀請別人與他一起研究死亡,就是「研究我的緩慢步向死亡,觀察我身上發生的事,和我一道學習。」(頁19)

「我決定我要好好活著,至少要嘗試好好兒活,照我所想的方式,帶著尊嚴,帶著勇氣,帶著幽默,帶著冷靜。「有時候我早上醒來會哭個不停,為自己而傷心。有些早上我則是既憤怒又不甘。但這種情況不會很久,我會起身,說:『我要活下去。』
「到目前為止,我都做到了。我有辦法繼續嗎?我不知道,但我賭自己辦得到。」(頁32)

墨端的重要信念是:「不相愛,即如死滅。」墨端想為他愛的人(當然包括作者)打開心結,到了最後,墨端亦圓了自己最後的心願----用他最後的生命去陪作者走了一段路,一段叫人永誌難忘的路。


大宅

積分: 2326


4#
發表於 04-7-21 06:58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關於作者:

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為美國《底特律自聿報》的記者,曾十度被美關社選為美國最佳體育專欄作家。目前在底特律WJR電台主持節目,並固定接受ESPN電視台的「體育記者」節目邀約。他名成利就,但原來背後推動他去努力工作的卻是一股無名的恐懼感和無奈。

作者於大學時代認識墨端,二人關係非常密切。作者稱墨端為「教練」,墨端欣然接受。墨端說:「好吧?我就當你的教練,那你就是我的選手。我現在太老了,你可以代我迎向生命中許多美好的挑戰。」(頁42-43)

作者大學時代想著將來要成為一個音樂家,面對著家人的反對,墨端的回應卻是充滿了支持。墨端說:「很好,只是這樣日子不好過,會有很多的障礙。不過呢,如果你真的想要,就會讓自己的夢想實現。」(頁63)

作者畢業後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碰到不少的釘,直至他第一次接觸死亡時,他的人生觀全然改變過來。

第一次與死亡交鋒,是他最喜歡的一個舅舅以四十四歲的英年死於胰臟癌。他自小以這位舅舅作為楷模,他努力學習他,但最後卻只見到他終日受著病魔的折磨,而自己卻是何等的無能為力。

作者說:「喪禮過後,我的生命改變了。我突然覺得時間變得很珍貴,就像流水去而不返,一刻也不容錯失。」(頁25)他擔心這是一種家族病,他怕自己將步舅舅的後塵,所以在死亡的陰影下,他要用盡他每一天。

自此,他轉行當上了體育記者,他每天以超乎常人的工作時間去工作,不久便名成利就了。他嘗試以他的工作成就來告訴自己他是可以主宰事物的,縱使他深知最終他也逃不過死亡這一關。

他一直害怕面對死亡,但死亡卻只與他擦肩而過。死亡沒有找上他,死亡卻找上他的弟弟。

弟弟和舅舅得了一樣的病,一種很少見的胰臟癌。弟弟與作者一起成長,與作者有深厚的感情。然而,在這人生的重要關頭,弟弟卻堅持要獨個兒到西班牙接受一種新的藥物治療。作者嘗試與弟弟接觸,可是每次打電話找弟弟,回話的卻只是電話錄音。弟弟從不覆電,明顯地,弟弟在迴避著家人。

作者「對於自己無法在他身邊照顧他,深感內疚,但又對於他拒我們於千里之外的作法,覺得生氣。」(頁121)

面對弟弟,作者無能為力。在這矛盾的心情下,他再遇上墨端,一個他關愛的老師,一個與弟弟一樣正面臨著死亡威脅的人。

作者重訪墨端,是出於舊日的情誼,同時亦出於對弟弟的關心----作者在照顧墨端時感到自己好像在照顧病榻中的弟弟似的。

作者給老教授重訪,老教授卻給作者帶來意想不到的震撼。原來他的老教授對他的了解比他了解自己來得深入,對他的關心亦是超乎他的想像的。

墨端在臨終時曾說過:「如果我可以再有一個兒子,我希望他會是你。」(頁204)

墨端就花上他在人世最後的十四個星期二,叫作者明白人生的真正意義;叫作者克服死亡,接受死亡;更叫作者明白病榻中人的想法,以至作者可以與弟弟修好,而弟弟亦開始給他回應。

十四週過去了,一切似乎都消逝了,但一切又似乎都遺留下來了:墨端已離世了,但墨端對作者的影響卻永遠存在。


大宅

積分: 2326


5#
發表於 04-7-21 07:02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的每課重點:
第1個星期二:我們談這個世界
第2個星期二:自憐自艾的善用
第3個星期二:你的遺憾是什麼
第4個星期二: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第5個星期二:我們談家庭
第6個星期二:感情與執著
第7個星期二:擁抱衰老
第8個星期二:金錢無法代替溫柔
第9個星期二:愛
第10個星期二:婚姻
第11個星期二:不要為文化所欺騙

第12個星期二:寬恕
「米奇,我們要寬恕的不僅是別人,我們也要寬恕自己……寬恕自己沒有做的事,寬恕自己本應該去做的事。你不能因為什麼事而終生抱憾。等你到我的年紀,就知道這樣不行……
「寬恕自己,寬恕別人。米奇,不要遲疑。不是每個人都像我有這段時間,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頁203)

第13個星期二: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
如果有人可以揮動魔杖,讓他好起來,他會不會變回從前的他?
他搖搖頭。「我不可能變回去的。我現在已經是不一樣的人。我的態度不一樣了,我對自己身體的看法不一樣了,我知道以前人在福中不知福。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努力想解答人生的大問題、終極問題,那些終日揮之不去的問題。」(頁213-214)
「米奇,當我知道你無法和自己關心的人在一起時,覺得很難過,不過你要尊重並接受他的意願。也許他不希望打擾你的生活,也許他承受不了這個負擔。我跟我認識的每個人講,他們要照常過日子----不要因為的快死了就打亂他們的生活……
「人跟人的關係沒有公式可言,只能以關心為出發點,為雙方都留下空間,設想他們所想要的東西,他們能做的事及他們自己的生活。
「在事業上面,出發點是要贏,是要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也許你已經習慣了這一點。愛和關心是不一樣的。愛是對於別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你和你弟弟有過成長的共同生活,現在你已經無法和他分享這些。你想要重拾這段時光,你不希望中輟。但人生在世就是這樣,中輟、再來過、中輟、再來過。」
我望著他,只覺得心灰意懶,深感無助。
墨端說:「你會找回你弟弟的。」
你怎知道?
墨端微微一笑。「你找回了我,不是嗎?」(頁216-218)

第14個星期二:我們說再見
我不曉得怎麼說再見。
他輕輕拍著我手背,我的手還是置於他心上。
「我們……這樣子……說再見。」
他輕輕地吸氣呼氣,我感覺到他胸腔的起伏。然後他直視著我。
他啞著嗓子說:「就知道……你……懂得……有些事……」
你知道什麼?
「你……總是有著……」……
我眨著眼強忍眼淚,他嘴唇咂在一起,揚起眉毛,看著我的臉。我後來這麼告訴自己,我讓我親愛的老教授得到一剎那的欣慰感,因為他終於讓我哭了。
他微弱地說:「好。」(頁226-227)


大宅

積分: 2326


6#
發表於 04-7-21 07:03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畢業:
在墨端骨灰盒放進墓穴時,我舉目打量著這個墓園。墨端說得對,這是個很好的地點,林蔭綠草,山巒起伏
他(曾)說:「你說話,我聆聽。」
我試著在心裡照他講的做,結果很高興地發現,這番想像的對話感覺幾乎再自然不過。我低頭望著雙手,看到我的手錶,突然明白了為什麼。
這天是星期二。(頁232-233)


大宅

積分: 2326


7#
發表於 04-7-21 07:08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另外,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大賣之後,有另一本相關的作品面世,這是《墨端的最後一課》(台灣台北市,雙月書屋,1998,英文版本名為Letting Go,內地譯本名為《萬事隨緣》)是將墨端講話錄音整理而成的一本書,書中更詳細交代墨端的想法,但由於只是墨端的講稿,少描述聽眾的反應及心理活動,所以不及《最後十四堂最後的課》的吸引,就是墨端的講話對當事人的影響,而當事人的反應又怎樣開展之後的對話。然而,作為輔助讀物,《墨端的最後一課》亦是是值得推薦的讀物。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曾拍成電影,片名與英文書名相同,幾年前曾在明珠放映。由於飾演墨端的演員當時也身患絕症,所以演出時入木三分,叫人感動。


複式洋房

積分: 206


8#
發表於 04-7-21 14:49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Hi,
I've just read this book(English version) too. It is really a good book and very touching. At first I thought it might be very boring but once I started reading it, I could hardly put it down. Tell you a secret, I cried when Morrie died.


大宅

積分: 3264


9#
發表於 04-7-23 16:29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I have also read this book. I wish I also had a student who was so deeply affected by me. I wish there would also be someone who was so caring standing by my side at the last stage of my life.


複式洋房

積分: 223


10#
發表於 04-7-27 13:57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I also want to buy this book (English version), but is the English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ecause I prefer baby English :mrgreen:


民房

積分: 6


11#
發表於 04-8-5 17:28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令人感動的好書.
:wink:


洋房

積分: 54


12#
發表於 04-8-6 15:28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It is really touching. If you like the book written by Mitchel Albom, you may try this one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another great book.


大宅

積分: 2807


13#
發表於 04-8-10 18:46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Sorry我一點都不覺得感動,讀完只覺得被騙。個topic 應該有更深刻發揮,但書中的所謂道理都是熟口熟面老生長談。我有點懷疑morrie是否真有其人,還是作者為寫一本暢銷書隨便拿個故事作骨架販賣廉價假哲學?

回水呀!!!!
laughin' to keep from cryin'


大宅

積分: 2887


14#
發表於 04-8-18 10:42 |只看該作者

Re: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2的課)

我幾年5年前到,已經知道及看過這本書.

其實,都不是太差,是一本對生命看發的書. 我認為,只要書本出發點�文筆�故事都沒有問題的話,不須要懷疑真假.

其實仲有一本叫做〔潛水鐘與蝴蝶〕,比這本好看更多,而主角,一定有黎個人.因為佢係elle的staff.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