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尾頁
   26


男爵府

積分: 6037


1#
發表於 19-5-9 18:11 |只看該作者
我有層收租樓(2018買入,供按揭中), 今年要報稅,我想問下通常扣減了供樓利息後,要付出的稅款會大若比沒有收租樓多錢成?


水晶宮

積分: 70270


2#
發表於 19-5-9 19: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bmuimami 於 19-5-13 09:13 編輯

首先,出租樓係冇利息減稅優惠的,因為非自住
*(留意翻,資料不完全正確,可以睇吓4樓,5樓資料)


男爵府

積分: 8794


3#
發表於 19-5-9 21:05 |只看該作者
唔知有冇記錯,大約係全年租金既15%


男爵府

積分: 6845


4#
發表於 19-5-9 21: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tk_whw 於 19-5-9 21:23 編輯
bmuimami 發表於 19-5-9 19:06
首先,出租樓係冇利息減稅優惠的,因為非自住

正確這樣說, 若你是以個人入息報稅, 出租單位的供樓利息是可以享有扣稅的, 即租金收入可扣除供樓利息後, 再計算稅款.若你是用薪俸稅報, 出租單位的供樓利息不能扣稅, 只有自住的供樓利息能扣稅. 如有錯誤, 請多多糾正.
利申: 我是退休的收租人士, 只有租金收入, 所以用個人入息課稅.
請留意, 用個人入息報稅時, 夫妻兩人要同時採用, 簡單說, 若夫妻兩人都有入息, 採用個人入息報稅未必能減少稅款, 真是要認真計算一下. 同時, 若用薪俸稅報稅, 收租物業就是報物業稅, 即是同時要繳付薪俸稅和物業稅. 利申: 未退休前就要報薪俸稅和物業稅, 當時要繳付的稅款真是很可怕, 所以我們選擇提早退休.


男爵府

積分: 6845


5#
發表於 19-5-9 21:18 |只看該作者
樓主: 給你參考, 利用稅局的計算機, 你可以知道要交多少?
2018/19計 算 薪 俸 稅: https://www.ird.gov.hk/chi/ese/st_comp_2018_19_budget/cstcfrm.htm
2018/19計 算 個 人 入 息 課 稅:https://www.ird.gov.hk/chi/ese/pa_comp_2018_19_budget/cpacfrm.htm


男爵府

積分: 6845


6#
發表於 19-5-9 21:21 |只看該作者
怎樣計算物業稅: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 ... propertycompute.htm


水晶宮

積分: 70270


7#
發表於 19-5-9 21:23 |只看該作者
btk_whw 發表於 19-5-9 21:12
正確這樣說, 若你是以個人入息報稅, 出租單位的供樓利息是可以享有扣稅的, 即租金收入可扣除供樓利息後, ...

謝解釋。
現在我家就是薪俸加物業稅。款項確實幾可怕
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xo


侯爵府

積分: 24365

好媽媽勳章 畀面勳章


8#
發表於 19-5-9 21:32 |只看該作者
btk_whw 發表於 19-5-9 21:12
正確這樣說, 若你是以個人入息報稅, 出租單位的供樓利息是可以享有扣稅的, 即租金收入可扣除供樓利息後, ...

想請問一下,如果夫婦二人合併報稅,先生有返工,太太只有pt, 另外還有小朋友的免稅額,如另有租金收入,加埋的免稅額不少,這情況可用個人入息課稅嗎?想了解一下,謝謝


男爵府

積分: 6845


9#
發表於 19-5-9 21:53 |只看該作者
wy_yen 發表於 19-5-9 21:32
想請問一下,如果夫婦二人合併報稅,先生有返工,太太只有pt, 另外還有小朋友的免稅額,如另有租金收入, ...


可用稅局的計算機, 分別計算薪俸稅, 輸入所有數據, 包括收入, 免稅額. 就可計算出應付稅款. 同時計算個人入息課稅, 輸入所有數據, 包括收入, 免稅額, 供樓利息. 就可計算出應付稅款. 最後, 物業稅最簡單, 因18-19有差餉寬免, 你可直接將租金收入X0.12, 就是要繳付的物業稅.


男爵府

積分: 6845


10#
發表於 19-5-9 21:57 |只看該作者
又或者這樣說, 若太太的PT不用報稅, 即只有先生收入及租金, 一定是用個人入息課稅, 這樣可扣除太太免稅額和出租物業供樓利息扣稅.


男爵府

積分: 6037


11#
發表於 19-5-9 22:00 |只看該作者
btk_whw 發表於 19-5-9 21:12
正確這樣說, 若你是以個人入息報稅, 出租單位的供樓利息是可以享有扣稅的, 即租金收入可扣除供樓利息後, ...

多謝詳細解釋,如稅款咁金,係咪買收息股作退休投資好些?


侯爵府

積分: 24365

好媽媽勳章 畀面勳章


12#
發表於 19-5-9 22:11 |只看該作者
btk_whw 發表於 19-5-9 21:57
又或者這樣說, 若太太的PT不用報稅, 即只有先生收入及租金, 一定是用個人入息課稅, 這樣可扣除太太免稅額和 ...

剛剛試計了,謝謝你呀


男爵府

積分: 6783


13#
發表於 19-5-10 00: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毛.


男爵府

積分: 5296


14#
發表於 19-5-10 00:55 |只看該作者
想請問如果太太所供的物業出租,而和先生同住的物業亦由先生自己供款,先生太太亦各自要交薪俸稅,那麼太太方面因物業出租,可否轉交入息稅來扣減供樓利息呢?


男爵府

積分: 6845


15#
發表於 19-5-10 09:5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uns 的帖子

早晨! 我絕對不是專家, 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 甚至連中學經濟科也沒有讀過, 相比在這兒的朋友, 只是小小小小薯一名. 以我的愚見, 現在買樓投資, 不是很好的時機. 一層現值5M的住宅, 收到約15K的租金, 計算一下成本:1. 6成首期----3M(非自住單位最高只能做4成按揭)
2. 2M按揭, 假設分30年供款, 息率2.375%, 計算出每月供款-------7.7K
3. 假設是有人頭做首置, 即不用多付印花稅, 繳付印花稅-----150K.
不計買樓律師費及AGENT佣金, 你要最少一筆過付出----3.15M, 扣除每月供款, 管理費, 差餉和地租, 你每個月大概實收5.5K. 但不要忘記, 出租單位未必全年12個月都有租金收入, 因上手租客離開後, 下手租客未必一定緊接租期, 還有維修雜費, 最後是大概租金收入12%的物業稅.
又計一計全年實收租金:
1. 全年租金收入--15Kx12=180K
2. 物業稅-- 180K x 0.12 = 21K
3. 全年實收租金 = 5.5K x 12 -21k= 45K
換句話說, 你用3.15M的成本, 全年獲利45K, 最簡單的單利息計算, 回報率= 45K / 3.15M = 1.43%
這個回報率, 理想嗎?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 就是政府的干預, 明顯政府的政策, 會用行政手段壓止升勢, 你會想到未來樓價, 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
普遍買藍籌股, 回報一定比1.43%為高, 當然股票也有風險, 我試過145元買匯豐, 5X元賣出後, 再沒有沾手股票市場了!
若我的計算有錯, 希望各位高人指教, 謝謝!


男爵府

積分: 6845


16#
發表於 19-5-10 09:55 |只看該作者
Mslulu 發表於 19-5-10 00:55
想請問如果太太所供的物業出租,而和先生同住的物業亦由先生自己供款,先生太太亦各自要交薪俸稅,那麼太太 ...

先生太太亦各自要交薪俸稅------->不能再用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計算, 因個人入息課稅一定是夫妻2人合併計算


男爵府

積分: 6037


17#
發表於 19-5-10 10:38 |只看該作者
Mslulu 發表於 19-5-10 00:55
想請問如果太太所供的物業出租,而和先生同住的物業亦由先生自己供款,先生太太亦各自要交薪俸稅,那麼太太 ...

btk_whw 有提過 :

請留意, 用個人入息報稅時, 夫妻兩人要同時採用, 簡單說, 若夫妻兩人都有入息, 採用個人入息報稅未必能減少稅款, 真是要認真計算一下. 同時, 若用薪俸稅報稅, 收租物業就是報物業稅, 即是同時要繳付薪俸稅和物業稅.


複式洋房

積分: 101


18#
發表於 19-5-12 12:05 |只看該作者
btk_whw 發表於 19-5-10 09:52
回覆 uns 的帖子

早晨! 我絕對不是專家, 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 甚至連中學經濟科也沒有讀過, 相比在這兒 ...

多謝分享。請教下,年供款中包含利息和房款,在計算回報時,應如何處理,方便與其它投資比較?供滿年期,則無此項支出。


水晶宮

積分: 66430


19#
發表於 19-5-12 18:04 |只看該作者
btk_whw 發表於 19-5-10 09:52
回覆 uns 的帖子

早晨! 我絕對不是專家, 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 甚至連中學經濟科也沒有讀過, 相比在這兒 ...

有意思
我都同意,現階段樓係投資已經水位不多。反而我偏向買股票。BTW, 請教一下,點睇車位?


男爵府

積分: 6845


20#
發表於 19-5-12 20:2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Ruikei 的帖子

坊間有不同計算回報率的方法, 我自己覺得越簡單越好. 若要一個很專業的計算方法, 就要求教這兒的高人.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