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尾頁
   3


翡翠宮

積分: 76272


141#
發表於 16-3-12 21:55 |只看該作者

回覆:傳媒不報 自殺即減

agatha christie 半個世紀有多前有本書,個ending 話 we need to change it. people get ideas from this kind of things.


伯爵府

積分: 17701


142#
發表於 16-3-12 22:42 |只看該作者
揚莉煒媽咪 發表於 16-3-11 20:34
不嬲都認為愈報愈多自殺


禁止訪問

積分: 15556


143#
發表於 16-3-12 23:0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男爵府

積分: 9284

BB防敏心得分享勳章 Xmas吸收勳章 認識瑞士牛牛第一回


144#
發表於 16-3-12 23:21 |只看該作者
其實學童死最大責任係佢父母啦。賴報紙,賴政府,最大責任咪係啲怪獸家長。不過啲怪獸一定賴返係報紙佬同政府。


侯爵府

積分: 22349

畀面勳章


145#
發表於 16-3-12 23: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傳媒不報 自殺即減

由父母開始做。譲小孩在安全情况下遇挫折,同佢—起渡過,在困難中重新出發,譲他們經歷重現盼望。

人看到盼望和感受到愛就是走出黑暗的原動力。

點評

littlesister    發表於 16-3-13 20:49


伯爵府

積分: 17701


146#
發表於 16-3-13 00:59 |只看該作者
Bloomberg 發表於 16-3-11 20:48
大字標題A1版又係報導, 細細段又係報導。做報紙嘅唔駛吓吓張輕身新聞嘅標題放到大大隻去報導囉:igiv ...
咪係


伯爵府

積分: 17701


147#
發表於 16-3-13 01:28 |只看該作者
tszchungmama 發表於 16-3-11 21:04
其實毒果如果咁做係好造孽


伯爵府

積分: 17701


148#
發表於 16-3-13 01:46 |只看該作者
daisy17772 發表於 16-3-12 23:22
由父母開始做。譲小孩在安全情况下遇挫折,同佢—起渡過,在困難中重新出發,譲他們經歷重現盼望。

人看到 ...
同意


香港缺少這種家庭教育


伯爵府

積分: 17701


149#
發表於 16-3-13 08:53 |只看該作者
iamnote 發表於 16-3-11 22:09
唔報又唔得,但唔好咁多加鹽加醋..

唔報只係大家唔知,未必係數量有小到..
不渲染就好


伯爵府

積分: 16970

2018父親節勳章 2018復活節勳章 wyeth冷知識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150#
發表於 16-3-13 09: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傳媒不報 自殺即減

我信傳媒效應,不能睇少!


伯爵府

積分: 17701


151#
發表於 16-3-13 09:56 |只看該作者
414928 發表於 16-3-11 22:13
佢由頭都尾都在作孽中,我認為佢沒有停過。


子爵府

積分: 10932


152#
發表於 16-3-13 10:0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 Iamfree 於 16-03-11 發表請

原帖由 Anpanmama 於 16-03-11 發表
希望毒果報紙佬,用下腦係其他新聞,唔好成日無風起浪



男爵府

積分: 5545


153#
發表於 16-3-13 10: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傳媒不報 自殺即減

我覺得,所有野都係有恩果,順滕摸瓜,政府其實真係關事!
個班小朋友覺得讀書壓力太大,原來不過都係來自家長或學校,咁點解家長或學校要比咁大壓力比小朋友,原因係來自外來群眾壓力及教育局,咁點解教育局又要比壓力佢地,原因係來自政府!
死者已爾,但生存者既在座每人位,唔好再做駝鳥吧,睇唔到聽唔到就當無事!無錯,你輕輕的留個言話「一定關傳媒事」,咁其實你地同個班話「一定關政府事既」有咩分別呢?
各位爸爸媽媽,我明白努力讀書,得到好成績,其實佢就算幾叻都好,都只係在於學校既社會,到佢出黎做野,又係另一世界,大家都知道明白依個道理的!
如其大家幾責任拋黎拋去,倒不如從今天開始,多關心你身邊既人,多了解你身邊既小朋友既,比番適當既空間自由比佢!




侯爵府

積分: 21815


154#
發表於 16-3-13 10:0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talala+於+16-03-11+發表傳媒

原帖由 alicemic 於 16-03-11 發表
自剎關政府咩事?
同意




大宅

積分: 1203


155#
發表於 16-3-13 10:32 |只看該作者

引用:傳媒當然有責任但政府都唔可以責無旁貸!罪

原帖由 talala 於 16-03-11 發表
傳媒當然有責任
但政府都唔可以責無旁貸!
罪魁禍首係政府!
最幸福國家,但一半人想自殺……瑞士人有事嗎?2015-03-12 Web only 文/陳宜彣 圖片來源: unsplash.com/jeremydgreat

這樣以幸福度和生活品質著稱的國家,卻有著完全不對應的高自殺率。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財經新聞機構彭博(Bloomberg News)一週前發布的一項評比顯示,瑞士是全世界第二幸福的國家;同一天內由美世諮詢公司(Mercer)公布的全球城市生活品質榜,瑞士的蘇黎世及日內瓦站上第2名及第8名,歷年來的類似排名,瑞士也總是名列前茅。

弔詭的是,這樣以幸福度和生活品質著稱的國家,卻有著完全不對應的高自殺率。瑞士人的自殺率一直高得令人吃驚,曾位居歐洲之冠,如今雖已大幅降低,仍高於歐洲平均水平。據瑞士蘇黎世自殺防治與研究論壇資料顯示,10%的瑞士人曾至少企圖自殺過一次,而一半的瑞士人曾考慮過自殺這件事。

瑞士,向來以精緻鐘錶、滑雪與巧克力勾起無數旅人憧憬的國度,卻有這麼多人想自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瑞士人生活幸福,但每月15人臥軌

「人們說,瑞士的火車司機至少都輾過一個人……」瑞士手術房護理助理佩特拉.麥可姬•費里道爾(Petra Mc Ghee-Friedauer)這麼說。據瑞士媒體Blick報導,每個月平均有15人臥軌自殺。臥軌自殺的高比例,導致火車司機在3年的專業課程中,排入心理師教授相關課程。若想拿到司機執照,還得先通過心理測驗,萬一碰到臥軌事故,是否有足夠的抗壓力。而在麥可姬•費里道爾工作的醫院,聖誕節時更不只一位病患跳窗自殺。「醫院已經把窗戶鎖死,但病患們還是拿椅子敲破玻璃跳下去。」她哀傷地說。

「我曾聽說瑞士自殺率很高,但其實我很驚訝,因為在瑞士,人們過得很好,失業率低、社會福利也很完善……」瑞士一位銀行的客戶顧問馬賽爾.賓德(Marcel Binder)表示。

瑞士先天不足,全靠後天努力

在談瑞士為何有這麼多人(企圖)自殺前,得對這個國家有初步瞭解。

瑞士,面積約為41,000平方公里,只比台灣稍微大一點,但阿爾卑斯山就佔了國土面積的60%,自然資源貧瘠,又位於歐洲內陸,連一條海岸線都沒有,早期許多人窮得只能去當傭兵。

然而因著和平中立的政策,讓瑞士幸運地逃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加上直接民主的制度,使得政治環境十分穩定,且有外來菁英人才(如瑞士鐘錶其實須歸功於早期的法國鐘錶匠移民)的移入,高品質與高價值產品帶來的高收入,完善的職業教育及瑞士人本身的認真勤奮,打造出瑞士今日的成就。

自殺是自由選擇;低估自殺嚴重性

儘管自殺率高,但在瑞士的社會及輿論中,這並不是個引起高度討論與關心的議題。

瑞士伯恩(Bern,瑞士首都)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生康拉德.米歇爾(Konrad Michel)曾於接受德國《時代週報》線上新聞(Zeit Online)時表示,他對於整個伯恩只有一處提供企圖自殺未遂者特別諮詢這件事,非常吃驚。「也許這跟瑞士社會對自殺的心態有關:人們認為,自殺是個人自由意志的決定,而非健康問題。我可一點都不這麼認為。」米歇爾說。

瑞士《每日新聞》曾報導,據一項「你認為在瑞士因車禍死亡的人多,還是自殺死亡的人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的瑞士人相信車禍死亡的人多。然而事實是,瑞士因自殺而死的人是車禍死亡的人三倍。「我們很少討論自殺這件事,只有當報紙有相關新聞時,我們才會『得知』。」賓德表示。

自殺者多患憂鬱症;瑞士人為何不滿足

到底瑞士人為什麼自殺?在醫院工作的麥可姬-費里道爾認為,自殺的主要原因應是憂鬱症,「但每個人釋放(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瑞士財務經理蕾雅.埃格(Lea Egger)也以一份瑞士的統計資料指出,70%自殺的原因都是源於憂鬱症。

只是,生活富足、教育體制完善、工作好找、社會福利高。瑞士人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嗎?

完美主義盛行;天氣壞到不行

若一定要從結構面來分析原因,瑞士人普遍有潔癖,大部分也具備完美主義的傾向,做事一絲不苟,不只求好,還要更好。

「對我們而言,這不是完美主義,我們只是對所有事物都有一套高標準。」瑞士自動化工程師辛為德(Christoph Schindler)指出。他認為,在如此內化的高標準要求下,瑞士的社會壓力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大上許多,若有人無法達成家庭、公司、學校等的「高期待」,心理壓力便從四面八方湧來,抗壓性低一點的人,可能就會走上絕路。

瑞士人對事物的高度要求,從瑞士製造的精密鐘錶或瑞士刀,在品質上一絲不茍的程度,街道的一塵不染,都可略窺一二。

另外,就是不習慣在脆弱時尋求外援。蘇黎世大學臨床心理學及心理治療學博士佩托拉.威爾茲(Petra Wirtz)的研究顯示,完美主義者更容易在生活中產生心理壓力,容易導致情緒問題,與旁人產生衝突。不過,社會學家拉德塔.阿依達西-葛蘿絲(Vladeta Ajdacic-Gross)曾於接受《瑞士資訊》(Swissinfo)採訪時表示,瑞士人在主動尋求協助的動力上,還有很多該強化的部分。「在自殺去汙名化上,瑞士已有很大的進步,不過仍有成長空間。此外,約有一半的憂鬱症患者不願尋求協助。」

至於長年下雨、陰暗的天氣,又從旁發揮火上加油的效果。記者曾在瑞士待過一年多,對瑞士糟糕的天氣實在不敢恭維。以去年夏天來說,濃霧、不斷下雨、灰暗的天空,確實讓人容易平白無故地心情沮喪,更別提幾乎長達半年的寒冷冬天。關於天氣和自殺間的關聯性,也已有愈來愈多研究正面證實。 

除此之外,或許有部分原因,要歸咎於合法的安樂死,及因此特地前來自殺的觀光客。身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少數可合法安樂死的國家,許多人到瑞士尋求主動結束生命。最新的「自殺觀光客」統計數字是2012年的172人,已是2008年的兩倍之多,這些還不包括自行選擇安樂死的瑞士人。

結束生命是個複雜也困難的抉擇,而當它成為一個社會現象時,自然更難用簡單的幾個理由解釋成因。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找到生命的動力和意義,顯然不能全靠經濟成長,這是個無論窮國還是富國都要面對的課題。

《Cheers》關心你: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喜歡這篇文章嗎? 立即分享

Line給朋友LINE給朋友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臉書分享到Plurk分享到plurk分享google+分享google+用email分享用email分享加入Cheers加入Cheers

最多人點選




伯爵府

積分: 17701


156#
發表於 16-3-13 14:49 |只看該作者
purple_onion 發表於 16-3-11 22:14
掩耳盜鈴


子爵府

積分: 12382


157#
發表於 16-3-13 14: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傳媒不報 自殺即減

將軍澳剛剛又一單,21歲女生,唉。。。幾時先停




珍珠宮

積分: 34539


158#
發表於 16-3-13 15:06 |只看該作者

引用:將軍澳剛剛又一單,21歲女生,唉。。。幾時

原帖由 可樂~ 於 16-03-13 發表
將軍澳剛剛又一單,21歲女生,唉。。。幾時先停
啱啱睇到新聞

希望一家人每日開開心心返工(返學)去, 平平安安放工(放學)來!
全世界可以睇小佢,但佢亞媽我一定唔可以!
以平常心對待無常事~~~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翡翠宮

積分: 77672

2024年龍年勳章 2024勳章 2018復活節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159#
發表於 16-3-13 15:26 |只看該作者
世界衛生組織 已經出過一本 "自殺預防—供媒體工作者參考"
當中有提及自殺與傳媒關係, 亦有提及一些報導指示

~~~~~~~~~~~~~~~~~~~~~~~
搵到一D文章, 未必人人啱聽, 但當中真的無道理嗎?

媒體:一種心理暗示與情緒傳染的途徑

為什麼傳媒報道會誘發更多的自殺行為?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這是一種社會感染現象:當人們集聚在一起時,某種特定的感情、情緒、行為就會像細菌一樣在人群中傳染,有點像情緒上的“流感”。塔爾多(1843~1904)在其代表作《輿論與群集》中分析了法國報紙讀者階層指出:現代社會中,人們雖然在肉體上(空間)是相互分離的,但是在心理上卻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一種群集(crowd)。社會心理的“無接觸傳染”可以通過當時日益發達起來的、可進行大量傳播的印刷品———報紙、雜志、政治宣傳手冊等等,在人群中擴張和傳遞。ヰ日益發達的大眾傳媒把人們聯系在一起時,也成了社會心理、情緒傳染的一個途徑。

  媒體對自殺新聞的大肆渲染對於一些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具有強大的暗示、誘導性。尤其是現代媒體高度發達,使得自殺這樣的所謂轟動新聞,被密集且全過程地展示在人們面前,根據社會學習理論,自殺高危人群在看到報道后,會對背景或問題與自己相近的自殺者產生身份認同,並模仿對方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報道越多,被模仿的機會越大
若自殺者為知名人士,對受眾的影響比普通自殺者高出十倍。ヱ“1986年4月8日,日本歌星岡田由希子跳樓自殺的新聞被媒體大肆渲染后兩周,日本幾乎天天有青少年自殺,十多天竟達二十余人。據研究資料統計,在1986年的頭11個月,日本青少年自殺人數達333名,比1985年同期高44%,心理學家稱之為‘由希子症候群’事件。”

ヲ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自殺事件發生后,媒體的報道連篇累牘、大肆渲染。“從1日深夜到2日凌晨9小時內,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樓自殺,其中5人不治,輕生原因涉及感情、失業、經濟、病痛困擾等方面。心理學家指出,藝人張國榮自殺身亡,強化了原本已有自殺傾向人的尋死欲念”。香港的專項研究也顯示ン:自傳媒大篇幅報道張國榮死訊后,4月份香港共有131宗自殺身亡個案,較3月份增加32%,亦較2002年4月份高出18人。在這些自殺案中,死於跳樓的佔32%,在所有自殺方法中比例最高。在當月的自殺者當中,有幾名死者輕生前留下的遺書中,清楚寫明其自殺與張國榮輕生有關。


翡翠宮

積分: 77672

2024年龍年勳章 2024勳章 2018復活節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160#
發表於 16-3-13 15:33 |只看該作者
葉兆輝憂自殺消息傳播 手法不當釀模仿效應
近期接連有學生輕生,有研究防止自殺的學者認為,媒體和一般市民都應注意避免負面消息不當地傳播,造成模仿效應。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在本台節目《講清講楚》指,過去5年,每年平均有23宗學生自殺個案,但本學年首半年已涉及20名學生,情況令人擔心。


他指自殺原因複雜,傳媒如何報道亦有影響,手法不當會造成模仿效應。


他舉例,早年傳媒開始報道某種自殺個案,結果五年內同類個案急升至逾三百宗,發現報越愈多,翌日同類個案亦會增加。


建議現時若再有個案,應「停一停、想一想」。 葉兆輝表示:「短時間內有四、五六七個發生,不是單單家庭關係問題、學業問題,媒體產生相互的牽動,是有個原因、有個效果。」 被問及:「是否每次都不報,凡自殺都不報,這才是對?」葉兆輝指:「不是報道與不報道問題,而是如何報道。不要煽情,不要簡單化,當人看到新聞時,原來是有方法,不是一定要死,可以另一方法處理,影響就不會大。」 不過,科技發達,即使傳統傳媒不報道,訊息都可透過互聯網,手機短訊等廣泛傳播。葉兆輝提醒,這種形式造成的傷害更大:「每個群組的人都很活躍,將消息互傳,你收到的這消息就不止一次、兩次,而是數十次。當一個精神健康情況不佳的人不斷讓負面消息情緒入侵,影響就大。


如果覺得資訊對事情沒有增加價值時,可能不發放會更好。」 他指一旦身邊有人有自殺傾向,最重要細心聆聽對方傾訴,而非簡單說些打氣說話。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