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尾頁
   3


子爵府

積分: 12727


81#
發表於 24-1-26 13: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1-26 13:55 編輯

https://hk.news.yahoo.com/%E7%B6%93%E6%BF%9F3-0-%E6%94%B6%E5%85%A5%E4%B8%AD%E7%AB%8B%E7%9A%84%E5%9E%83%E5%9C%BE%E5%BE%B5%E8%B2%BB-190900286.html


關於垃圾徵費,坊間有很多「有趣」的討論。「有趣」的地方在於今日不少批評垃圾徵費擾民的評論員或其支持者,在多年前曾經大力推動垃圾徵費議案。
(邊啲評論員?又唔講係邊啲!)


需求定律就垃圾徵費的推斷是,收費愈高廢物收集的服務需求量便愈低。
但廢物收集的需求量愈低,並不代表源頭減廢便愈成功。
廢物收集服務的需求量減少,除了是來自垃圾製造的減少,也可以是市民多循環回收,亦可以是非法棄置增加

要推斷垃圾徵費的成效,重點是收費後市民的有關選擇是源頭減廢循環回收、還是非法棄置

過高的收費容易導致對環境造成更大破壞的非法棄置。



2014 年,耶魯校長組織了一個包括教師和學生的專門小組,由獲得諾貝爾獎的 William Nordhaus 教授帶領。該小組於 2015 年底至 2016 年初做了一個校內碳定價試驗,隨機選取了校園內 20 幢主要建築,並實施了 4 種不同的碳定價方案:

一、只提供能耗和碳排放訊息,不收取碳費;

二、徵收每噸二氧化碳(CO₂)40 美元的碳費,其中 20% 的收入用於節能減碳;

三、設定減排 1% 的目標,超過或未達標者需支付或獲得每噸 40 美元的碳費;

四、採用收入中立政策,根據減排百分比高於或低於平均水平分別獲得或支付碳費。

實驗結果顯示,碳費對於減少排放效果較理想。最終,耶魯大學採納了第四個方案,並在全校推行,至今取得了顯著成效。

(即是有獎有罰)


首頁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