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醫護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別墅

積分: 796


1#
發表於 10-11-4 11:03 |只看該作者
小嬰兒正被逗得咯咯笑,冷不防的吐了大人一身奶,嘔吐物的酸臭味令人永生難忘,更心疼的是好不容易吃完的奶又吐出來了,深怕小嬰兒肚子餓或營養不足,每位當家長的大概都經歷過這樣的情形。有些小嬰兒的確比較容易溢奶,當然要先注意的不是生病了,而是先注意有沒有排氣。我們有時喝碳酸飲料太快時,胸口像是被噎住了,不打個嗝可是無法抒發胸中悶氣。而嬰兒喝奶時其實也喝了很多的空氣,有時喝一半奶時便需要拍背,將氣排出才能繼續喝下去,不見得是食慾不好。奶嘴的奶洞也要注意,奶洞太大,有可能吸太大口而從嘴角流出,甚至嗆到便得不償失;相反的若是奶洞太小,使盡吃奶的力量也喝的不多,嬰兒吃不飽就容易哭鬧,一哭鬧又吃不多家長又心慌了。家長可以將奶瓶裝水倒過來測試,若水是一滴滴的流下便是適當的奶嘴洞大小,若成直線流下便是奶動太大,六個月以下的嬰幼兒選擇以圓洞的奶嘴。
一般而言嬰兒大約十分之一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臨床表現便是時常溢奶甚至吐奶。然而先注意的是成長與發育,若嬰兒雖常溢奶或吐奶,但仍是肥肥壯壯的,並不需將之當成是疾病,因為年紀尚小,胃賁門的括約肌功能上尚未能關的緊閉,所以當胃收縮時,食物部分進入十二指腸以下,但部分反而回流至食道。但是若因此而造成體重偏輕,甚是影響發育便要好好檢查及治療。當然回流的高度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除了溢奶或吐奶是顯而易見的臨床症狀,有些嬰兒反而是以反覆性咳嗽及喘鳴來表現。症狀與細支氣管炎很像,甚至因為症狀持續很久而且夜咳明顯,常被診斷成氣喘。其實在嬰幼兒要診斷氣喘真得並不容易,但是對於嬰幼兒表現反覆喘鳴,胃食道逆流絕對是重要的鑑別診斷之一。
檢查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有許多方式,如24小時食道酸鹼度檢測,上消化道攝影檢查,核子醫學胃排空檢查等等,若證實有胃食道逆流當然可用藥物治療,也許前述的吐奶或咳嗽喘鳴就改善了。在生活上睡前盡量不喝奶,不過有些小孩不喝奶便睡不著,因此建議加入麥粉變得較濃稠,吃些較稠的粥,可改善回流引起的夜咳或溢奶的症狀。或者睡時稍稍調整角度,讓頭高腳低也可改善症狀。不過再提醒的是嬰兒的生長發育,若生長發育沒問題,只是溢奶或吐奶,先由生活改變做起,或許可以減少嬰兒吃藥的機會。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