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大宅

積分: 4469


1#
發表於 19-8-9 23:25 |只看該作者
【轉戴】

習慣了得到
忘記了感恩
有因有果 果報不爽
真痴真迷 迷而不悟
苦集滅道 道中藏法
八正而爲 爲時未晚

~~~~~~~~~~~~~

※ 【習慣了得到、忘記了感恩】

這世上的付出和回報往往不一定平等,當一方的給予變成習慣時,另一方就容易把得到的幫助變成 "理所當然"

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給予了很多的關心和幫助,子女卻容易忽視他們在背後默默留下的汗水

夫妻在感情中一直扮演著包容和互諒體貼的角色,另一方卻忘記在對方疲憊的時候給予柔聲的安慰或正信的支持


大宅

積分: 4469


2#
發表於 19-8-9 23: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16 00:55 編輯

一切一切,其實不是世界變得冷漠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貪欲擴大了。「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但是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應該無條件的對自己好。他們也會難受,也會委屈,自己的不知感恩,只會傷透了他們的心,澆凉了他們的情

「感恩」,也是一種心態。感謝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愛,感謝生活給予自己的一切。一個人只要心懷感恩,那麼他將會更加珍視已有的一切,更容易發現生活美好的一面。所以,向那些無私幫助自己的人說一聲感謝吧。別擔心,一切都來得及
1565888121685.JPEG


大宅

積分: 4469


3#
發表於 19-8-9 23:3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 【四種善惡因果報應簡述】

「現報、生報、後報、無報」四種。(一)現報 : 謂現世所造善惡之業,不待來生,而於今生即受果報。(二)生報 : 謂過去生所做的業,今世承受 ; 或現世所造善惡之業,來生之身始受果報。(三)後報 : 謂現世所造善惡之業,本生未受報,而於多生之後始受果報。(四)無報,謂不善不惡之無記業不能記受苦果,亦不受樂果。以上四種業報與「南傳上座部佛教」所謂之「順生業、順現業、順後業、順不定業」相當。現報可配順現業、生報可配順生業、後報則配順後業與順不定業


大宅

積分: 4469


4#
發表於 19-8-9 23: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 【因果報應與科學觀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是我國佛教文化中影響深遠的處世警言,同時也作為中國老百姓對於善惡的處事準則,也讓我們記住害人之心不可有。不僅在佛教文化中,在其他宗教文化中也有關於因果報應的描述。雖然這些作為一種價值觀根植於我們的思想之中,但是並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表明因果報應的確存在

但是近期,英、美兩國的心理學家團隊對於因果報應中惡有惡報進行了長達幾年的跟蹤調查後證實了因果報應的確存在,同時,也說明了當我們擁有害人思想和行為時對於心理和身體的雙重損害


大宅

積分: 4469


5#
發表於 19-8-9 23: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我們都知道,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當我們的情緒狀態不好時,也會影響到生理功能,如:焦慮—頭暈、頭疼;傷心—肢體無力;憤怒—血壓升高等等;同樣,當我們產生邪惡的思想和行為去影響別人時,這個心理過程也會給身體傳遞出有害的信號

據統計,少年罪犯雖然身體上較為強壯,看似十分健康,但60%左右到了40歲以上健康狀態就會急轉而下,病亡和因病致殘的幾率是普通人的3倍以上。心理學家發現,在人類產生惡念的這個心理過程之中


大宅

積分: 4469


6#
發表於 19-8-9 23:4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16 01:09 編輯

如:怨恨、狂躁、嫉妒這樣的情緒狀態時,會引起生理上的一些變化,會在血液中產生一種毒素,而這種毒素會嚴重影響人的免疫力和身體機能的康復水平。所以,經常處於對他人懷有惡意、做損人利己之事的人,健康出現問題的幾率要比行善之人高出2倍以上

也有人質疑,如果做壞事的人心安理得,並且不會為自己所做的壞事感覺到負面情緒時,這種因果報應也會生效嗎?但是心理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人的惡念並不受到情緒影響,而是一種固然存在的生理變化,並且,即使作惡之人感受不到自責、矛盾這些心理過程,測謊儀等監控設備依然能夠探測到這個過程,
1565888946698.JPEG


大宅

積分: 4469


7#
發表於 19-8-9 23: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所以,人的身體機能實際上是以一種客觀標準在運行,不以人的主觀思維而變化

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 ,這不僅是我們的處世標準,它也會成為我們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共同「因果準則」。其實,當我們產生惡念想要傷害別人時,看似沒有任何結果,實際上因果報應已經在我們的身體內悄悄運行

也許沒有心理學團隊的研究,我們也會相信因果報應,但是,真的能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行善積德?仍是「一念心」而巳


※【八正道的意義】

「八正道」是指獲得最終解脫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八正道是「四聖諦」中道諦的具體內容。


大宅

積分: 4469


8#
發表於 19-8-9 23: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通過八正道的修行就能通往成佛之路

「八正道」最初是釋迦牟尼佛針對婆羅門教、耆那教的苦行主義和六師的享樂主義而提出的修行方法。在他看來,苦行主義是對自我施加折磨,不會帶來什麼收效,而享樂主義沉迷於尋歡作樂的生活,更會通向毀滅之路。就此,他提出了 "不苦不樂" 的【中道】就是「八正道」

原始佛教十分重視這種不苦不樂的八正道修行方法,並將其列為道諦的具體內容。在佛法教化中,「八正道」就好像是盤旋直上的八個階梯,沿著階梯我們就可以達到佛教的最高境界。


大宅

積分: 4469


9#
發表於 19-8-9 23: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16 01:07 編輯

具體說來,八正道分別是:
  
1. 正見 :

正確的 "見解",就是對緣起論、四聖諦等佛教教義理解信服,並堅定不移地信奉。這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方法,因為有了正見,才能對事理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破除外道的邪見,只有將正見作為基礎,才能精進不懈地修行
  
2. 正思維 :

正確的 "意識或觀念",斷除邪惡的欲念,生起正當的欲念。正思維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捨棄執著或自私之心、慈善仁愛、無害,這些是修行的意志決心

3. 正語 :

純正清淨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說謊、不謾罵、不誹謗、不惡語、不暴語,而使用友善純潔的詞句
  
1565888875590.JPEG


大宅

積分: 4469


10#
發表於 19-8-10 00:0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4. 正業 :

正當的活動、行為及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作一切惡行。正語、正業這兩個階梯是很難攀登的,一旦登上這個高度,就已取得了相當了不起的自制能力,修行的前景就會變得清晰、寬闊

5. 正命:

正當的謀生手段,就是按照佛法的標准來謀求生存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與手法、不違背良心良知

6. 正精進 :

正確的修行,使自己的身心臻於完善。到達這一階段的人將完全理解自己行為的目的,無論衣食住行、工作休息,都能毫不松懈地按照佛法行動,從而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大宅

積分: 4469


11#
發表於 19-8-10 00:0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7. 正念 :

正確的思維,牢記佛法,念念不忘佛法真理。到達此階段的人,完全拋棄了“我”的念頭,只考慮世界的真相、利益衆生、不再執著於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

8. 正定 :

對佛法有堅定不疑的定見,專心一志精進的修行。到達此階段的人,完全拋棄了無根據的信仰和妄想,不再混亂與恐懼,身心寂靜地修行,定中開慧

首頁
1

尾頁

跳至